一 个人简介:
潘艾欣,20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(中外合作办学)本科生。托福:105;GRE:330+4;曾任太阳集团7237网站学生会主席;2025届合肥工业大学“优秀毕业生”。
在学科竞赛方面,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能力竞赛二等奖、安徽省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省级二等奖、“正大杯”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省级二等奖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立项等。
在实习实践方面,曾在非洲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协会(AVCA)、浙商证券、容诚会计师事务所、中国农业银行等企业组织实习。
录取院校:
芝加哥大学
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
伦敦大学学院
南洋理工大学
二 经验分享:
1.语言学习
首先,我们专业大量课程是由美国克拉克大学外教全英文授课,我的经验是认真对待每一堂外教课,充分感受外教的语言逻辑,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听说读写能力,使得我能够更好的适应托福与GRE这类全英考试的备考节奏。其次,我建议语言成绩需尽早准备,托福(或雅思)可能需要考两到三次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分数,就像我考了多次才取得托福105分的成绩。最后,分享一个英语学习小妙招:用“影子跟读法”精听《科学美国人》,来提升听力能力,同时还能改善口语的语音语调。
2.专业学习
尤其要注重核心课程学习,如中级宏微观经济学、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深度掌握。此外,建议从大二起锚定自己感兴趣的深造方向,并选择3-4门高关联度专业课进行学习。以我个人为例,我对政策分析领域较为感兴趣,而政策分析领域的学科则对数据分析与案例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,因此在选课时我则重点关注相关课程,实现技能补足,提高自身的竞争力。
善用专业交叉性来提升竞争力。以本人自身经历为例,我以国贸背景为支点,通过农行国际部实习的贸易融资案例分析、AVCA非洲投资市场研究等经历,串联起“全球化视角下的经济政策评估”主线;同时以竞赛为练兵场,如正大杯隐私保护研究,将问卷分析、法律对比等技能转化为政策制定的实际工具。最终,通过清晰的“学术-实践-职业”逻辑链来提升我的目标感与执行力。
3.实习实践
实习实践是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关键,建议尽早规划。选择国际组织实习或者与商科领域相关的多样化实习,以展示全面的专业素养。在实习中,要主动参与核心项目,多和带教进行交流,尽可能提升数据分析、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技能,并注重量化成果的展示,如通过Excel、Python等工具完成数据分析报告或市场调研。在实习期间,关注行业动态,将实践经验与学术背景相结合,增强对现实问题的深刻理解和解决能力。
4.申请学校
申请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,结合院校课程设置和教授研究领域选择最匹配的项目。
个人陈述(PS)是展示自己与项目契合度的核心材料,建议多次打磨,突出学术背景、实践经验和未来规划,尽可能展现自己与该项目的契合度,提高自己的竞争力。
三 寄语:
追光的人,终会光芒万丈;向山而行的人,必将俯瞰云端。
四 录取院校简介:
芝加哥大学:被评为美国和全球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,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、李政道、崔琦均毕业于此。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21位,其中“社会科学与管理”学科排名世界第9位。
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:世界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学。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32位,其中“生命科学与医学”学科排名全球第3位。
伦敦大学学院: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,也是英国G5名校之一。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9位,其中“社会科学与管理”学科排名世界第19位。
南洋理工大学:被列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之一。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5位,其中“社会科学与管理”学科排名世界第21位。
图/文:潘艾欣